2019年2月18日星期一

两种利率,昏了头


http://www.enanyang.my/news/20190218/%E4%B8%A4%E7%A7%8D%E5%88%A9%E7%8E%87%E6%98%8F%E4%BA%86%E5%A4%B4%E9%99%88%E5%A4%A9%E6%96%87/

经常会接到电话,献议个人贷款(PERSONAL LOAN )或信用卡未应用的信贷额套现 (CASH  ADVANCE) 供周转。

推销人员游说讲利率很低,很划算。

有些人会误以为,如果2.88%年利率的个人贷款,拿去开设3.15%利率的定期存款,是有利可图,可行的。

但,银行操作模式是较低利率吸取存款,较高利率发放贷款,当中差额扣去烂账、银行薪资及其他开销,就是盈利。

原本低买高卖的业务,怎么会本末倒置呢 ,让人有机可乘呢?

还有,大约4.25%的房屋贷款,大约2.88%的汽车贷款,都让人摸不着头脑。

把自己的现金存3.25%  定期存款,然后2.88%  利率借款买车,不是很划算吗?

为什么搬不走、逃不了的房屋,其借款利率4.25% 2.88%高呢?汽车可是满街跑,会闹失踪,有人烂账还进一步肢解汽车脱售零件。

固定利率 VS余额递减利率

以上种种问题,全因为我们金融界采用两种利率算法而引起。

一个是固定利率(FLAT RATE INTEREST, 汽车贷款、个人贷款是采用这算法。

另一个是余额递减利率(REDUCING BALANCE  INTEREST),涉及房贷、透支、抵押贷款、信用卡。

前者固定利率是指固定利息在整个贷款期,每月的利息都一致,无论后期欠款有多微小,利息是依据初期欠额(欠额最高点)计算。

比如,我有12万令吉个人贷款,2年,利率是6%年利,利息总额是12万乘6%2年,等于14400,除24个月,每月利息600令吉,加上每月还母金5000,整个按月还款是5600.

余额递减利率,或者称实际利率(EFFECTIVE  RATE, 算法则较复杂,要用财务计算机、EXCEL 或手机财务计算机软件处理计算。

假设同样12万贷款,用实际利率执行,2年,11.13%年利,
用软件算算,每月需还款5600.19 令吉。

参考两个算法,大家应该明白,6%的固定利率,大约就等于11.13%的实际利率。

11.13%6%,等于1.855倍。

通常我接到来电,说5%个人贷款,我脑袋就乘1.8 ,等于9%

如果大家要快捷算,约略的算,直接乘2 ,就5%=10%3.5%=7%4%=8% ,以此类推。

这两个利率技术字眼,可能难记住,简单化,接到献议,只要问清楚利率是房屋利率或者汽车贷款利率(大约乘2),以免判断失误,吃大亏。

利率算法应统一

身为金融投资行业人士,经常顾客会询问以上利率分别,我敢说,普罗大众,半数以上的人不明了固定利率看似低,实际却不廉宜。

每回的陌生来电,笔者会询问业务人员,到底你们银行的献议的实际利率是多少 ? 每回都没答案 ,我不知道是装不懂,还是想混过关。

国行不是提倡透明、专业、可信赖吗?政府应该利率统一算法,执行单一机制,免得大家混淆。

在此呼吁大家电邮国行,反映状况。


2019年2月11日星期一

借贷投资风险高?/陈天文


- e南洋商报Nanyang Siang Pau | 您的创富伙伴 http://www.enanyang.my/?p=1179114


早前本人的报刊评论,说到趁市场低迷大笔借贷来投资,一友人遇见我,赶紧关切贷款事项,问风险高不高,说股市大师冷眼从不建议融资买股票。

笔者从35年前开始申请新股(现称为IPO,过后陆续买股票,当中经历了多次股灾,97年打击最重,惨厉的状况,历历在目。当时年少气盛,除了现金交易,对敲交易,还有按金投资户口。三管齐下,牛市时唱丰收,熊市时盈利全吐光。

90年代的股市投资,回头看,是股市投机,大部分参与者都是如此猛干,当中包括挂牌公司大股东。也因为赌博的性质大,股民过度投入,价格波动大,股票涨停跌停很多,风险大得很。众多按金投资者都有类似经验,价格崩跌时,股票行给三天时间补仓(补交现金或脱售股票斩仓),有些极端情况,现金补足了,另一个要求补仓的通知接踵而来,让人疲于奔命,精神崩溃。

有了过往经验,如果不准备随时补仓,我建议按金户口只应用5成,另外的5成空着以应对猛跌状况,也确保自身不过度投入。

笔者另一融资为透支便利(OVERDRAFT,用房产按押。这借贷安全很多,只管付利息,不怕追仓。

说到大师不建议融资投资,其实,每人都有不同的身材,不能一条裤子全部人穿,不能一竿子打翻一条船,一概而论。

有人身无分文,无余钱应对熊市,无法补仓。另有人股票借贷占身家的小部分。本人修读财务规划,讲究比例,会合理借贷确保安全。

(合理借贷,迈向小康)

比例衡量很重要,银行贷款,限定供款占收入比例,大约只让4成收入去供款。最高贷款额设定在产业总额的某个百分比,如100万房产,只能借95%

理财专家建议的保险费用、储蓄加投资、后备金额、生活费用,全部都是依据收入百分比来设定。

有人每月供款一千令吉,吃不消。有人供款5千大元,轻轻松松。可能前者收入是3千,后者收入是三万。所以,借贷应该如衣服,依据身材裁剪,最合身,穿的舒服。

官有缘大师10个月前,披露他与太太曾有4千万令吉按金股票便利。对我们小市民来说,该数额是天文数字,但对大师而言,应该是“湿湿碎”小菜一碟。

经常见挂牌公司,披露贷款资产比例,资深股民说,借贷比例太高的公司风险高,太低的稍显业务保守,不扩张是不思进取。我看,个人财务也是一样,几十年前,借贷买房产被认为是高危动作,现今是惯例,存够钱才买产业反而让人不可思议。

适当的借贷是累积财富的现代化武器,水可覆舟,亦可载舟。

适当的时机,加上价值投资,合理的贷款资产比例,储蓄加投资,迈向小康,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