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

投资与保险宜分拆

http://www.enanyang.my/news/20190701/%E6%8A%95%E8%B5%84%E4%B8%8E%E4%BF%9D%E9%99%A9%E5%AE%9C%E5%88%86%E6%8B%86%E9%99%88%E5%A4%A9%E6%96%87/



投资连结保险的概念是尽早把缴费拿来,扣除了保障费用,多余的部分去投资,让投资增长抵消未来保费涨价,以及缓冲数个月的不缴费。

好处是保客感受不到保单在涨价。

比如A先生,  20岁,医药保单月缴费是50令吉,到30岁需月缴费70令吉, 40岁月缴费90, 50120 6015070200,等等。

购买投资连结医药保单,保费大约是持续100令吉,一直缴费就行了,这让人误会保费会一直不涨价。

操作概念就像老式房子的冲凉房大水池,你缴纳的费用(扣除了推销等等费用)是水龙头的流水,进入大水池会酝酿成长(投资因素),水池底部有出水口,医疗保障一个出水口,如果要人寿,另一个出水口,要意外保,加个出水口,要36重疾,又加个出水口。

出水口多,水位持续下降,就该换个更大的水龙头(保费增加)。

投资连结另一个好处是提供缓冲期,你买个年付费或月付费的保单,一旦忘了,或信用卡扣账出问题而你又不留意,很快的,保单就终止了。投资连结保单大致上至少保留一定的现金价值,就算一时周转不来,保单也能拖拉一段日子。

把保险纯粹当消费型开销,就不会有什么误会。不会说连续经过20年的缴纳,每年2千元,总共付费4万元,为何现在价值只有2万元的争执。

把投资因素撇开,把保险公司当赌场,我下注(保费),没事你赌场吃完赌注,我“中奖”你赔钱,简单干脆。

投资连结以外,笔者本身不支持投资与保障混杂的另一个原因是保险行业的销售费用比纯投资行业高,费用减低了投资效益

写了数篇保险,立场算是中立,保险仅仅是本身工作中很微细的部分,没什么利益关系。
人生理财,保险是大部分人不可漠视的部分。但,想自身承担风险,财富有余,是没错。也经常看见自顾不暇的人士,保险可是奢侈品,没法买。

总结保险的本质,其实就是:

用少量可承受的钱(保费)转移极端条件下自己无法承受的损失(保障数额)。

2019年6月16日星期日

分担付费换较低保费

https://www.enanyang.my/news/20190617/%E5%88%86%E6%8B%85%E4%BB%98%E8%B4%B9%E6%8D%A2%E8%BE%83%E4%BD%8E%E4%BF%9D%E8%B4%B9%E9%99%88%E5%A4%A9%E6%96%87/


 最近在论坛,有人比较两张医药保单,一个有分担付费条款(CO-INSURANCE),另一个则没有。

消费者心理层面,是压倒性的会选择保客不用共同负担医药费的保单,理由是买保险就是要他方在事情发生时买单,自己还要付费说不过去。

但,既然不受欢迎,为何还是会有分担付费条款出现 ?

其实,这主要是让保客监督医院,避免收取高昂的医疗费。就医时,保客与保险公司有共同利益,要分担费用,无形中就会关切费用的多寡。

其二,大程度杜绝胡乱就医的状况,也杜绝了不必要的额外检验项目。共同付费制度的投保人,不会为了一些初期的状况,比如第一天的肚子痛,就入院医疗,也会阻止医院做一些自己认为不需要的检验。

基于以上的节省,分担付费的保单就相对的廉宜及可负担。医疗费用的增长向来比通膨率高,在商言商,保费的增长预期也是相应对等。考虑到保费涨价的速度比薪水高,未来选择分担付费的医疗保单或许是无可奈何的事。

另一个保客排斥的条款,免赔额(DEDUCTABLE)。

最近接到一个医药保险估价,一个有免赔额1万,一个没有免赔额,价格差额大,前者价格真的很大众化。当然,算几率,索赔大多是在1万以下,设定免赔额让保险公司少了很多琐碎的赔偿,节省了人力审查及理赔,保费得以大幅减低。

投保不就是把自己不能承担的风险转移吗?如果自身付得起分担付费、免赔额,接受这些条款换来低保费就很正常了。

市面上,很多公司都有提供雇员医疗保障,这些雇员另行购买的医疗保单形成了重叠投保的现象。

比如 A 买了3万年限额的医药卡,服务的公司又有1万限额的医药保险,假设A 入院医疗8千元,他只能向两者其一索赔,或要两家保险公司共同负责(假设一间2千,另一家6千)。
A应该买个1万免赔额的医药卡,以节省保费。


投保不能承担的风险

贯彻有能力承担就不投保的概念,笔者向来不买车镜保险,家里4辆车,假设每辆车镜保费75元,总额每年300元。一年半的节省就可以承担爆镜一次,车镜可没这么频密爆裂吧?

报载,这6月,各家保险公司纷纷调涨医药保费,在未来,保客应关注如何有效益去投保。
=================================

2019年5月13日星期一

特朗普“嘴炮”行为

http://www.enanyang.my/news/20190514/%E7%89%B9%E6%9C%97%E6%99%AE%E5%98%B4%E7%82%AE%E8%A1%8C%E4%B8%BA%E9%99%88%E5%A4%A9%E6%96%87/




美国总统特朗普数天前宣布将于周五(510日)开始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至25%(原为10%),并称“不久”后将对另外约325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25%进口关税。

这一切究竟是谈判成功结束前的一计空拳,还是后果未知的贸易战的真正升级。

白宫现今班底似乎相信可以利用强硬的措施达成协议,并同时管控好这些措施对经济的短期负面冲击。但每次激烈措施的实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引发贸易伙伴反击,令摩擦升级。

判断中美贸易战,是需要理解西方的交易艺术(The Art of the Deal)。

西方“交易的艺术”

1)设定不大现实的激进目标:1987年特朗普出版的《交易的艺术》一书中,突出重要谈判技巧之一是,定一个高得不现实的目标,朝此目标努力,最终结果往往也不会太差。

比如,他曾买了一块比较不为人知的地皮。,随即宣布,要在该地建“世界上最高”的酒店。虽然这引来众多评论家和媒体的批评,但引起巨大的眼球效应,增加了土地的价值。


2)人为放大筹码:《交易的艺术》谈判技巧还包括:善用筹码,筹码可以被想象力和推销技巧放大——只要能令对方相信你可以。

回顾特朗普的生意经,当初其在大西洋城建赌场酒店,尽管实际建造进展缓慢,但特朗普一直不断营造酒店即将完工的气氛,促进了希望早日完工的假日酒店集团与他合作。

 3)“放话出去”(get the word out):《交易的艺术》认为,夸张的说辞(放嘴炮)虽然有副作用,但媒体会为免费宣传,形成舆论攻势,也造成心理压力。

当初特朗普购买佛罗里达州的海湖庄园,体现出上述技巧:当初出价2500万美元遭拒绝。较后他对外声称买下了海湖庄园正前方紧邻海滩的一块地皮(其实当时并未正式成交),并公开表示要在这块地上建一栋丑陋的房子,挡住海湖庄园的海景。这使得海湖庄园价格一降再降,最终特朗普以800万美元的低价购得庄园。

比中美贸易摩擦更早,特朗普与朝鲜金正恩的相互叫嚣,发展至后来情况和缓双方在越南会面。形势严峻时,大家瞎紧张,股市狂跌,回想不禁莞尔。

希望特朗普政府的最新冲击,到头来只是美中达成最终协议前的造势。

2019年5月1日星期三

效益买保险/陈天文

效益买保险/陈天文 | e南洋商报 - e南洋商报Nanyang Siang Pau | 您的创富伙伴 http://www.enanyang.my/?p=1220110


现代的人民越来越能够接受保险,希望能为家庭排忧解难,可是‘子弹’有限,财务负担大,保险该如何买呢,才能有效益?

现在保险市场上的保险类型十分繁杂,大家都茫茫然,该先买哪个呢?

考量1,先保大人后保小孩

  很多作为家庭支柱的成年人都存在一个误区,他们觉得自己身体健康、抵抗风险的能力强,往往先给自己的孩子、父母等购买了保险,却忽略给自己买一份。

  其实,优先该给家里的主要财务支柱投保,因为他的赚钱能力强,是整个家庭的保障,是大靠山。如果支柱倒下了,家庭的经济来源就断绝了,所以,只有家庭支柱获得了足够的保障,整个家庭的风险才能降到最低。

例子,丈夫月薪1万令吉,太太是家庭主妇,孩子两个,都读小学。如果丈夫不在了,或者失去工作能力,孩子现阶段到成年人的大约10年的未来开销怎么办?

考量2,先考虑保障再考虑理财

  虽然现在保险的种类功能都有所增加,但保险最基本的功能还是保障,然后才有理财等其他功能。因此购买保险也应该有先后顺序,先满足基本的保障需求,再考虑投资的需求。

  保险类型主要分为保障型、储蓄型和投资型保险。保障型保险又主要分为医疗险、意外险、人寿险和严重疾病险。


2A , 先防意外

无论是贫富还是长幼,人人都有发生意外的风险,而且意外带来的伤害是不可忽略的。意外险保障的范围包括大部分突发的事故,如果有了意外险的保障,一旦出了问题,至少可以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
而且,在所有类型的保险当中,意外险的保费几乎是最低的,彻底贯彻保险的精髓,少少的付费,高额的赔偿。


 2B, 再防疾病

  除了意外,疾病也是我们经常面临的风险之一, 疾病治疗而花费的高昂费用让不少家庭都难以承受,如果有了医疗险和严重疾病险,大程度规避因疾病而带来的一系列财务风险。

3C,最后考虑人寿险

  人寿险是无论任何原因导致的身亡都能获得保险公司理赔的一种保险。

考量3,避免重复投保。

医疗险是容易让人重复投保的种类。

例子,  A先生买了年度限额10万的医疗险,过后觉得医药费日益高涨,额度怕不够用,另行添加一份保单,年度限额20万。他自己想想,总共有30万元的医疗保障。

这情况,首10万的医疗保额是重复了,一部分的保费白白付了。


正确的做法是断了第一份保单,买个保额30万的。

假设前份保单耗费每年1800元,后者2500元。30万保额的,该会低于4300元。

另一个做法是买个30万保单,但有免赔额首个10万元。

但是严重疾病险与医疗险不同,就算你投保多份36疾病险,全部都会理赔。

看了此文,有人或许还不能贯通,找个负责任的保险业务员谈谈吧。

2019年4月16日星期二

参考法则亦要乐活/陈天文


参考法则亦要乐活/陈天文 | e南洋商报 - e南洋商报Nanyang Siang Pau | 您的创富伙伴 http://www.enanyang.my/?p=1213049

上回谈了4321法则,接着探讨其他。

10法则是说保险保额不要超过家庭每年收入的10倍,同时家庭总保费支出不超过家庭收入10%。其实,保额设定在家庭开销的10倍更现实贴切。
举例,家庭收入10万令吉,扣除储蓄投资2万,实际家庭开销约8万,家庭人寿、意外理想保额是8万乘10年,等于80万令吉。

要钱用在刀口上,第一选择是投保在赚取收入的夫妻(家庭支柱),而且重点是人寿与意外保。

在大马,政府诊所与医院提供最基本,也许是不理想的保护网,所以,个人与家庭的医疗保险,如果开销状况很紧张,可以舍弃不买。

又比如你目家庭年收入是10万,保费不能超过1万。这样你就可以用最少的钱去获得足够多的保障。


另一个财务定律,房贷三分一法则。

这法则就是说每月房贷供款不超过家庭每月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这建议控制大家的风险,也确保会影响生活质量,否则一但碰到意外开销,就会应接不暇。

基本上我们可以不理这法则,银行在控制风险,在放贷评估时已经帮我们估算,确保不超额借贷。

还有一个,80法则,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把总资产的某一比例用于风险较高的投资品种上。这个比例的算法就是用80减去你的年龄再乘以100%

比如你今年35岁,那么可以用你资产的45%投资到股票等等风险高的投资。

算法是(80-35*100%,等于45%

金融市场发展到现在,各种经济学法则数不胜数,并不是每个定律都能准确指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某些法则传递的是风险把控的概念,作为投资者应该根据当前的经济趋势与自身资产来合理的配置理财产品,80法则这类的法则只能作为参考。

极端理财,生活大负担

究根结底,理财最终目标是为提升生活素质,目的不仅仅是财富的累积,而财富的创造仅仅是为了生活质量的保证。如果因为过度投资风险高产品产生心理压力,或者过度节省、过度储蓄,理财就成为一种负担,毫无生活乐趣可言。

最后还要提醒,家庭理财规划要全面考察家庭收支、资产财务情况之后制定。要根据家庭风险承担的能力、不同阶段家庭的需求等灵活使用,确定合理的家庭理财目标和投资理财方案。


2019年3月31日星期日

“4321法则”

http://www.enanyang.my/news/20190401/4321%E6%B3%95%E5%88%99%E9%99%88%E5%A4%A9%E6%96%87/



前几天,南洋商报转载了72法则报道,在财务规划,5大理财法则除了72法则,还有4321法则、双10法则,80法则、房贷3分1法则。

这回,我们先谈谈“4321 法则”,该家庭收入配置法,是将40%的收入用于房产和其他方面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需,最后10%用于保险。

普遍上,理财师给出的家庭理财建议中,总能寻觅到“4321 法则”的身影,但这种资产配置法真的百试百灵吗?

我们看看现实的情况,一名大学毕业生,外坡来吉隆坡工作,薪水3000令吉,扣除公积金、社会保险,到手的数额大约是2660 令吉,房租500,清还PTPTN学贷 200,吃喝800,保险200, 手机家加网络100,娱乐、朋友聚会300,余额560。

想订购最廉宜的新车,进一步想想,如果汽车供款550元,朋友圈结婚喜帖,每月给父母一点意思意思,未来的拍拖费,服装费,其他意想不到的费用,全都还没着落。

当他在网络上阅读所谓的“4321 法则”,很困惑。

要节衣缩食,腾出40%收入供房贷加投资,匪夷所思。

做数学题有标准答案,可是理财却不同。硬要给收入配置定个“统一标准”,结果只像百货公司只卖单一尺寸衣服那般的行不通。

笔者修读理财学时,被教导理财规划书并无标准答案,只要规划时写出合情合理的理由,考试就能过关。

千篇一律的建议并不科学。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在收入配置时应当因人而异。做理财规划时,硬生生直接套用“4321 法则”,其实忽视了不同个人、不同家庭间的差异,最终效果可能并不理想,也不太行得通。

收入分配因人而异

另一个例子,假如有家庭年收入100万令吉,资产积累(包括房产、投资、存款、股票资产等)数千万元,根据“4321 法则”,他们需要把收入的20%即20 万元放在银行继续存款以备不时之需,而每年要花费10 万令吉保费购买保险,这样的安排显然不合理。

对高收入家庭来说,虽然需要准备应急储备金,数额可能也不小,但占收入的比重无需20%那么多。同时,在保险规划时,也要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考虑。保险是为了堵住财务漏洞,上一篇文章说了,如果你已有的资产完全可以覆盖身故、疾病、养老带来的隐忧,那就无需花太多保费了。

  又比如退休人士已经过了人生的“高峰期”,从追求财富步入享受财富的阶段,这种时候退休收入和积蓄大部分用于日常生活、旅游、医疗开支等方面,若要把40%的收入用于投资,可能会违背老人家稳打稳扎的心理。而买保险方面,由于年龄偏大,保费相对较高,也未必合适。况且,保险为的是防范财务风险,既然已经退休,收入降低,资产也已有一定积累,风险可能造成的财务危机概率较低,投保的意义自然不如中年时那么大。

  “4321 法则”是给了一个理财的指引和参考,以投资、消费、存款、保障来收入分配。每个家庭在不同阶段,各项的比例应该是浮动的,生搬硬套不可取。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付保费,无可奈何?/陈天文


- e南洋商报Nanyang Siang Pau | 您的创富伙伴http://www.enanyang.my/?p=1198157


最近朋友说保险员建议医药卡升级,至终身限额100万令吉。20万升级至100万,不用多付4倍价钱,看起来很划算。

近期,市面上很多家保险公司纷纷推出100万令吉的医药保单,以高额保障吸引保客。

友人单身,升级了还好,可负担,但如果是结了婚,有孩子,配偶又没工作的保客,自身的、配偶的加上孩子的总保费,真的很难控制在收入的10%或以内。

保险费用是精算师计算,是很难真正让人占便宜。划算其实是心里感觉,或者更贴切说,是人们直接用简单算法所带来的误解。

10万元保险,保险公司赔偿的风险可能是一年5%,下一个10万,可能是4%,再下一个10万,风险或许是3%。在这个计算基础,医药费要达到一千万的几率几乎是0。有可能,如果有这种保单,不计通膨因素,5百万医药保单与1千万保单,年费或许只相差10元。(解释纯属概念,实际金额有落差)。

费用或许多付一点,不计较,但在理财角度,这里一点,哪里一点,生活上各种费用多如牛毛,长年累月,财富就这么流失了。保险该买目前够用的,100万保障,当前不太可能用得着,省下的做储蓄投资,每五年检讨保险,再加额,到时财富多了,或许不用加保,又可陆陆续续省回一大笔。

另一名朋友,50岁 ,被陌生保险业务员约谈,他找我作伴面谈,友人排除自住屋子,大约另有500万身家,还在持续工作赚钱,孩子刚要读完大专,出来工作自立。

假设夫妇预备40年生活费,年开销10万,也假设投资与增值能抵消通膨, 大约需要400万。当前500万,未来的生活费加医药费,应该够用。

保险员解释一回后,我当下帮朋友做了分析,生意当然做不成了。

当年理财师课程里,有保险单元,给笔者一些观念基础。明白了我承担不了的责任,风险就要转移给保险公司。万一人不在了,或失去工作能力,10年的开销减去能动用的财富,最好去投保。

做了计算例子。

太太没工作,丈夫35岁,孩子一个5岁,另一个3岁。开销每月7千,保险保额设定10年开销,就是84万,扣除银行存款、单位信托、股票等等总额24万,建议投保自身(赚收入的人)人寿、严重疾病及意外保50万。

医疗方面,有24万令吉后备,4人每人10万、20万保额,大概可以了。

收入10% 保障,10%储蓄投资,以后者的增长抵消前者的保费增加。

保险像“跟会”

保险制度,让我联想目前式微的“跟会”,概念大约一样,紧急的人当月集资一大笔钱“救命”。

保险的理论定义:用多数人的小钱分摊给少数出大病和意外的人,核心是以小博大,起点是好的。

保险公司、业务员有他们的责任与工作,就像“会头”,不可能免费服务,有义务自然有酬劳。有酬劳自然让人非议,正面反面两方时常针锋相对。

富翁有足够后备靠山赔偿任何的不幸,自己向自己投保,可以省钱不让他人赚。

自己无法煮好吃的菜肴,帮衬餐馆,让人赚点钱,无可奈何。

2019年3月3日星期日

全自动化汽车颠覆市场程序?

http://www.enanyang.my/news/20190304/%E8%87%AA%E5%8A%A8%E9%A9%BE%E9%A9%B6%E8%BD%A6%E9%A2%A0%E8%A6%86%E5%B8%82%E5%9C%BA%E7%A8%8B%E5%BA%8F%E9%99%88%E5%A4%A9%E6%96%87/



苹果公司最近表示,打算解雇旗下自动驾驶车计划“泰坦计划”(Project Titan190名员工。

这迎来一些疑虑,自动驾驶车商业化生产未必有利可图

在目前,至少有8家汽车公司,预计在2020年开始,推进研发并生产最低限度能半自动驾驶汽车。

传统汽车行业以外,谷歌、百度、阿里、腾讯这些巨无霸公司无不摩拳擦掌,要瓜分大饼,腾讯更入股了特斯拉,唯并没有入主管理。

通用汽车依据其时间表,2025年所制造的汽车,大部分拥有自动驾驶功能。

IEEE专家学则预测,於2040年,市面上有高达75%的自动化车辆。
分心驾驶,危险驾驶,酒醉,滥用毒品、打瞌睡等等人为问题,将迎刃而解,唯另一些新问题将浮现。

纵观各种舆论,明显的,自动化汽车带来的好处远大于坏处。

智能手机干掉了NOKIA,网购淘汰了某些实体店,自动化汽车又会威胁什么行业?

保险行业、德士行业,电子叫车行业如GRAB  , 其他公共交通及 汽车生产及零售业 将受冲击?

我眼见很多年轻人,投身电子呼叫载客行业,如果是副业,那还好,如是正业,不禁为他们担忧,这行业真的有明天吗?

美国2018318日,一辆优步自动驾驶汽车撞死一名穿越马路的行人,虽然当时,有司机在车上,现在仅仅是开始阶段、摸索时期,行业最终的成果将是全自动无人操控汽车。

美国车辆总量降9

汽车零售影响,根据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預測,美国的车辆总量將降低9成。而普华永道公司更惊人,说美国汽车將從2亿45百万辆衰退至仅剩240万辆。由此可见,开发自动化汽车是双面刃,一面是提升每辆汽车平均销售价格,引诱旧式换新款,但另一面是汽车未必要自家拥有,购买欲望降低。

保险行业,普华永道预测基于人为的因素消除,交通事故会减少高达9成。如果说法成立,90%的车辆的减少加上90%更安全,未来的保费将减少99%。考虑到车价的提升,假设是一倍,汽车保险行业未来将只有目前规模的2%生意。

汽车能源业的影响,车辆的大规模缩减,能源消耗随着减低,加油站,充电站,油田开发及生产,全部受牵连。

交通行业未来将呈现一番新景象。